BIM-xh 发表于 2016-10-13 15:17:31

BIM太热了 别走入误区

2014年19期目录       本期共收录文章20篇发布日期: 2014-07-22
BIM太热了 别走入误区
  特工能在通风管道中随意穿梭、控制电梯运行和水电供给……美国大片里面的场景因为BIM技术的运用,已经变成了现实。BIM技术,就像医院常用的CT,管道是否有交叉,设计是否有缺陷,通过BIM都能一目了然。而以前,只能通过看俯视图、剖面图和施工管理人员的经验去分析,经常出现偏差。在建的著名建筑如上海迪斯尼、广州东塔周大福中心等,已经建成的鸟巢、水立方等,运用的都是BIM技术。BIM应用与技术,已经是建筑领域CIO们最关注的信息化领域。
中国论文网 http://www.xzbu.com/1/view-5989695.htm
  建筑业急需BIM来提升
  相关资料显示,我国建筑业目前已逾十万亿元的产值规模。然而产值规模虽大,但产业集中度依然不高,信息化水平落后,建筑业生产效率更与国内其他行业、国外的建筑业有着较大的差距。“如果建筑行业能够推广普及BIM技术,可以让我们的房子成本更低,质量更高,寿命更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图学学会理事长孙家广表示。据了解,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即建筑信息模型,是一种应用于工程设计建造管理的数据化工具,通过参数模型整合各种项目的相关信息,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过程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为设计团队及包括建筑运营单位在内的各方建设主体提供协同工作的基础,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业界把BIM技术视为CAD之后建筑行业的第二次革命。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一直在提倡集约化、精细化,但缺乏信息化技术的支持,很难落实,BIM技术的出现将为建筑业的未来发展提供新思路。建筑业改造与提升的任务十分艰巨,信息化建设是推动建筑业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基础,也是建筑施工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整合现有资源的有效手段。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袁正刚谈到,“建筑行业有一个统计数据,就是美国多个产业的生产力水平比较,建筑业远远落后于其它产业。中国的我还没有看到特别详细的数据,但是实际上我们感受到也是一样的。”
  不过,这样的情况正在改观。2013年,随着国家政策对建筑行业的大力支持,建筑业信息化飞速发展。特别是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的特级资质考评及国资委对央企信息化水平评价等行业准入及国家达标的信息化要求,调动了建筑行业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驱驶建筑施工企业加大力度投入信息化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信息化步伐。迈入2014年,在推进信息化强国建设和新型城市化发展战略中,绿色、智能、人文和科技的要求,又进一步催生了建筑行业信息化水平提升的强烈需求。
  CIO在BIM中的重要角色
  “对于一个建筑项目来说,信息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在整个建设过程中的投入也很大,如果只利用信息化来解决一个专业问题,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没有太大的动力,企业所收获的核心价值也不明显。因此需要一个能够解决项目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方案,从而解决建筑施工企业的一系列难题。”袁正刚说到。同时,他也指出,在BIM的应用中,CIO的意义非同一般。现在CIO都开始普遍关注BIM的技术和应用,但是因为和业务的结合程度,以及管理者的理念不同,对BIM的尝试也不太一样。
  据袁正刚介绍,第一类CIO是想尝试BIM,但因为并没有用过BIM,就急需找一个项目和合作伙伴来开始第一个BIM项目的试水,这是一些CIO现在迫切需要的;第二类CIO是以前已经在内部试过一两个BIM项目了,看到了一些好处,想再深入的使用BIM,或者是一个更大的项目,或者是更多的项目,对BIM的要求会更高了,因为他现在已经知道BIM能够做些什么事情,也能区别不同BIM方案和产品的价值。第三类CIO可能就是刚开始实施了一些BIM之后不是太成功,这时候处于观望状态,会有一些消极的情绪,可能觉得这个BIM好像没有看到什么价值,花钱也少,这个效果也不好。
  建筑业急需信息技术和手段来提升,BIM、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都是其中重要的要素。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充斥着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然而无论是BIM、云计算还是移动应用都只是一种信息化手段,是帮助企业提高生产能力的一种技术。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只有确定规划、目标后,才能利用这些信息技术来解决自身实际的问题,一切才具有实际意义,而不是因为BIM热,就一窝蜂的上BIM。袁正刚表示:“企业的信息化建设目标会确定企业的行为,一个企业要想把信息化做好,要看企业本身的需求有哪些,从企业需要的角度出发,这样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才会更有针对性、更加实用。”之所以CIO们对BIM会表现消极,很大部分是因为市场对BIM的炒作太热,造成理解走入误区。
  误区一 认为BIM就只是三维建模。很多企业被忽悠上BIM,只是建了很漂亮、很好的模型,但是建完之后不知道怎么用,建模的成本很高,而实际BIM的价值发挥不出来,这对BIM的应用是一个很大的伤害。
  误区二 认为BIM是单专业的事情。作为一个行业的BIM,本身是做全生命周期,是一个多专业协同的,需要很多手段去保证。BIM服务器,或者平台,可以把信息综合起来,管理起来,才能把专业打通。
  误区三 认为BIM要花很多钱。宣传力度大的BIM项目都是一些标杆项目,投入大,时间长,但不意味着所有的BIM项目都是高大上,也可以较少的投入去实现BIM。
  面向建筑全生命周期的BIM
  BIM就像盲人摸象,现在很多人确实是摸到了象腿、摸到象尾巴、象身子,还不知道象长什么样。但对于专业做BIM的专家和厂商,BIM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袁正刚说:“BIM是一种很好的全生命周期解决方案,因为BIM本身就是为了建筑全生命周期产生的,它是建筑全生命周期的一种信息模型,而不是针对某一个阶段。它不仅是设计阶段的信息模型,同时也是施工阶段、运维阶段的信息模型。用BIM可以很好的去打通每一个阶段,信息模型会从一个阶段传递到另一个阶段,真正做到信息可以流动,模型也可以流动,并贯穿项目的整个过程。”
  不可否认,对于建筑的全命周期解决方案来说BIM是一个特别好的手段。从外部环境来看,目前整个社会的信息化水平发展迅速,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3D技术的不断成熟,互联网电子商务的快速壮大,我们日常生活正被各种信息技术所改变。然而,建筑行业却还保持着传统的增长方式,整个行业相对滞后,这对于建筑行业来说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在信息化日益影响各行业的情况下,建筑施工行业急需用信息化提升整体竞争力。袁正刚举例说:“虽然建筑行业现在出现了很多超高层、高难度、投资额大的项目,但实际上施工层面的工作仍然很原始,大量的工人还是绑钢筋、焊钢筋。同时,劳动力成本不断上升,对建筑企业来说都造成了一定压力。当然还有其他方面挑战。”
  具体到建筑项目分析,可以发现成本主要在施工阶段产生,要想做到成本管理的有效可控,实际上要考虑很多变动因素和不可控因素,任何一个细小环节可能都会影响到整个工程,这对于施工阶段来说面临着比较大的挑战。此外,还有运维阶段,运维阶段的成本实际很高,如何在长时间的运维阶段中降低费用,也是项目成功的关键点。BIM的出现实现了项目信息的透明,有效地管控项目风险,并为项目管理提供有效支撑。在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包括规划、设计、施工、运维,很多问题都是不可预见的,这也是常规建筑技术的弊端。为了解决这些不可预见的问题,BIM技术便应运而生。施工阶段与设计阶段的数据信息要求是不尽相同的。例如施工阶段的脚手架和模板在设计阶段是没有的,施工阶段材料的单价、定额等也与设计和招投标阶段的具体数值有差别。因此,BIM从设计阶段到施工阶段的转化,本身就是一个动态过程,随着项目的进展,数据信息将更加丰富,更加详尽。
  如果将BIM真正应用到建筑的全生命周期,那么带来的优势将无可比拟。CIO一旦认识到这一点,BIM将不会走入误区,更多的BIM项目将应用到建筑中来,对于BIM在中国的发展,袁正刚博士十分盼望。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BIM太热了 别走入误区